研究方向一:热功能材料设计与制备: 谢华清,男,教授,博导,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长。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曾先后在美国肯塔基大学机械工程系、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先进制造和设计研究所、日本九州大学先导物质化学研究所学习工作。长期致力于低维材料热物理和热功能材料相关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面上项目(3项)、国际交流项目、863计划课题以及省部级项目10多项。至今发表SCI收录论文近200篇,论文被SCI源引用8238次,引用超过100次的15篇,H指数为46(Web of Science检索至202003);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9项,编著2本。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均排名1),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排名1);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排名1)。2017年起连续3年担任工程与材料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专家;2014年起连续6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陈立飞,女,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热功能材料和微纳尺度传热的实验与理论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课题、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课题以及东方学者(跟踪)计划等,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张兆峰,男,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材料研究所高分子及复合材料事业部副主任。2003年8月至今一直在上海材料研究所工作,长期致力于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泡沫材料、耐烧蚀材料、导电导热涂层的研究与应用,主持上海市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5项、参与课题十余项,解决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多项科技成果成功得到推广应用,并产生可观经济效益。已获得专利授权5项,发表论文近十篇,担任《理化检验-物理分册》期刊编委,获得(2019年)第三十一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等奖项。 李文琴,女,博士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热功能材料设计及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SCI论文十余篇,被SCI引用源引用600余次。 杨蔚涛,男,博士学位。2018年8月至今在上海材料研究所先进金属材料及制造技术研发中心,从事高强度钢的成分设计、微观组织调控等研究。2019年参与上海市虹口区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筑用新型高性能抗震阻尼钢及钢阻尼器的研制与产业化》及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淬火配分回火工艺的弹簧钢的组织调控和高周疲劳行为的研究》。2018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及申请发明专利4件,其中授权专利1件。 陈忠颖,女,高级工程师。2003年7月至今一直在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工作,从事材料的化学成分检测,材料热性能测试、分析与评价,现任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化学室主任。2014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上海材料研究所所管课题《钴基医用植入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测定方法的研究》,并参与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应用技术开发专项资金项目《民用航空用镍基高温合金化学成分测试方法的研究》和《新型环保型汽车涂料中高关注度物质的分析方法及其标准研究》的研究。近年来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十余篇。 吴益华,男,博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功能材料。 |
研究方向二:热界面材料在芯片散热领域的应用: 徐海萍,女,教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科研处处长。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博士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后出站,曾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访问一年。主要从事功能复合材料在储能、电子线路过流过压过热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主持并完成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项、上海市教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科普项目1项、上海市科促会“联盟计划”3项、横向项目2项等;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包括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3篇);参编专著1本;第一负责人申请发明专利7项,授权3项;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2)、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奖1项(排名2)、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2)。 杨继业,男,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研发一部总监,负责华虹宏力功率器件和模拟IC特色工艺的技术开发。 任志宏,男,工学硕士,工程师,现任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副部长,负责华虹集团技术规划和重点项目技术开发。 钱小石,男,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国家青年千人,博士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智能、功能材料在系统热管理方向的应用,现研究方向包括热功能材料的制备、电卡制冷材料与器件设计等。在Joule,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Materials,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胡海涛,男,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强化传热、多相流及制冷系统热质传递特性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李奕怀,男,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级实验师。 |
研究方向三:相变储能材料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 王继芬,女,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授,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盟计划、企业合作项目等8项;作为骨干成员完成了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上海市基础研究项目等纵向项目和相关横向科研项目等20余项。在J.Appl.Phys.、SolarEnergy、Carbon等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郑竺凌,男,历任公司建筑新技术事业部空调室技术组长、节能技术部主任工程师、节能技术部副经理、节能技术部部门经理等。长期带领团队开展建筑能效提升、数据中心领域相关业务。目前担任中国制冷学会数据中心冷却工作组会员(测试组组长),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商业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 邴乃慈,女,博士,现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友好材料设计制备与应用,电子废弃物回收与资源化应用。主持完成上海市教委创新基金、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开放基金等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曙光计划、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多项。在AppliedPolymerScience,ChemistryLetter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申请发明专利近十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1项。荣获第二十七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铜奖(第一完成人) 雷晖,女,博士,现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级工程师。 郑志恒,男,博士,现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讲师。 李一凡,男,博士,现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讲师。 |
研究方向四:纳米流体在光热系统中的应用: 于伟,男,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曙光学者,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导热复合材料专委会委员、传热传质青年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导热复合材料、热界面材料和太阳能光热利用方面的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曙光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基金等。2014年的国家基金项目在结题评议中获得最高等级的“优+”评价。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太阳能利用中的能量传递与转换基础研究)分项目合作单位负责人。近五年发表论文80余篇,H指数28,入选ESI高被引论文4篇,SCI他引次数超3000,有10篇文章的他引次数超100。曾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次,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各1次。 钱键,男,北京市政府产业研究中心专家库专家,拥有近30年的对外贸易,节能环保,国际碳交易(参与完成近800万吨国际温室气体交易),城市及能源互联网,大数据运用、智慧城市及海绵城市的操作及运维管理经验。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及敏锐的商业意识,善于整合与协调各种项目社会的关系、特别在节能环保,低碳生态项目有着独特的见解及强有力的执行力;涵盖了对项目寻求,设计,融投资、建设,运维管理,商业模式创新.包括不限于融资租赁、互联网大数据、光伏产业、固废及大气治理,能效提高,环境控制等行业的知识面及行业的理解。具体工作包括风险控制、人脉整合、产品构架的组成设立及管理等。 李阳,男,武汉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学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9-1999年任海南南奇生物工程公司苏云金杆菌粘虫病毒(BVT)研究室副主任、部长,2002-2007年任海南阳光信泰科技公司太阳能事业部技术总监,2008-2010年组建太阳能应用技术研究团队从事太阳能电池的热性能应用研究,2011-2012年任海南大学太阳能光电应用研究室负责人,2013-2016年任海南蜥蜴新能源技术公司总工程师,2016-2018年郑州豫力节能环保有限公司PVT技术开发负责人,2019年任英诺惟思(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负责人至今。 朱路平,男,博士,现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微纳米磁性材料,环境友好功能材料,电磁功能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性能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化学工程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迄今为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20余篇),多篇文章被选为HotArticle、theTopMost-readArticles和Top10DownloadedArticles。并被SCI刊物引用近1000次。申请国家专利9项,已授权4项。 汪玲玲,女,博士,现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友好功能材料、新型碳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环境能源催化中的应用。主持上海市优青项目1项,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项,上海市晨光计划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科研任务。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申请10多项项国家发明专利。 陈诚,男,博士,现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子晶体,水凝胶,智能传感材料。独立承担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6.1-2018.12);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2015.1-2016.12);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2014.7-2017.6);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2013.1-2014.12)。指导学生获奖:2016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华东赛区)三等奖;2014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实践育人奖(团队);2013上海大学生创造杯三等奖。
|
研究方向五:导热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应用: 王元元,女,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授,青年“东方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复合纳米材料的热电性质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1项,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1项,并作为研究成员参与东方学者追踪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被SCI引用源引用100余次。 王利军,男,现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授。获上曙光学者(2009)、上海市教委首批高校知识服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电子废弃物与环境功能材料团队项目负责人(2010)。近年来致力于环境功能材料方面的实践与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6项、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至今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8项。与合作企业上海杉杉科技合作申请获浦东新区科委科技奖三等奖1项(排名2)。 施骏业,男,上海交通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次;省部级奖励多次;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19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6项。 林东海,男,现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授,教授、硕导,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食品安全快检仪器及技术研发,有机小分子电催化,CO2/N2电还原。已发表SCI论文13篇,撰写英文专著2部,撰写加拿大国防部报告1项,申请专利4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的“基于阻抗的微液流代谢物即时诊断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在“2016Innobay宁波杭州湾新区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王静荣,女,现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与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主持完成了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1项,参与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项,上海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项,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联盟计划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目前正在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上海市科促会校企《联盟计划》项目1项。至今,已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7篇),申请专利3项(获授权1项)。获全国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解丽丽,女,现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无机多孔材料、气敏传感材料及环境污染监测,主持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1项,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1项,校基金2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项目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15篇),申请专利7项(已授权2项)。 黎阳,男,现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独立承担的项目包括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上海市校企合作联盟计划,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基础研究重点科技项目等。目前,累计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EI文章16篇,申请发明专利9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 |
研究方向六:材料热性能分析与热物性大数据: 吴子华,男,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和器件设计与制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氧化锌基纳米复合高温热电材料热导及热电性能调控的研究”和面上项目“纳米化对热电材料优值以及器件产热和传热过程影响的机制研究”、上海市教委创新基金“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调控氧化锌基高温热电材料热输运特性的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项,授权实用新型2项。 曹毅然,男,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工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任上海众材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任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建筑节能检测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建设协会工程检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绿色建筑标识评审专家、上海市计量协会能源计量专家、上海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专家、上海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等。他长期从事建筑节能检测技术相关科研、咨询、检测、评估工作,负责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10多项,其中5项课题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50多篇;编制国家和行业标准10项;获得国家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3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2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8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项。 杨莉萍,女,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材料热学性能表征与应用课题组组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热物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化学动力学与热分析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计量测试学会理事、热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长三角联合科技攻关、天宫二号材料科学实验、中科院仪器功能开发技术创新等科研项目。目前,在载人航天空间站“无容器材料实验柜”项目中担任副主任设计师,负责“实时观察与物性测量”子系统的研制。2016年度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中“宽幅变温磁环境差式扫描量热仪工程化及应用开发”项目资助,担任项目负责人。在热物性和热分析表征技术、方法和装置方面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带领团队建立了国内首台2500℃激光导热仪、RT~300℃液态物质热线导热仪、RT~1100℃保温材料热线导热仪、RT~2000℃高温显微镜、-173~700℃磁环境差示扫描量热仪、RT~600℃表面张力测量装置、RT~3000℃气悬浮综合材料实验系统。迄今为止,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26项(PCT专利2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8项),制定标准3项,软件著作权授权2项。2015~2016年度,被评为上海市科技系统“三八”红旗手。 钟秋,男,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研究员。 雒彩云,女,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杨丹丹,女,现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和器件设计与制备、清洁高效无卤阻燃材料制备与性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碳纳米管/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复合材料的磁场辅助制备及介电性能影响机理研究”、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新型高储能密度介电材料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关联研究”、上海市教委创新基金“新型高储能密度碳纳米管/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项。
|
技术委员会成员 谢华清,男,教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长。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曾先后在美国肯塔基大学机械工程系、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先进制造和设计研究所、日本九州大学先导物质化学研究所学习工作。长期致力于低维材料热物理和热功能材料相关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面上项目(3项)、国际交流项目、863计划课题以及省部级项目10多项。至今发表SCI收录论文近200篇,论文被SCI源引用8238次,引用超过100次的15篇,H指数为46(Web of Science检索至202003);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9项,编著2本。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均排名1),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排名1);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排名1)。2017年起连续3年担任工程与材料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专家;2014年起连续6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陈江平,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车用空调工程中心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车用空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冷冻空调协会冷藏运输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理事兼空调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制冷学会学术委员、上海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和863项目,以及国际合作、横向合作等十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任《制冷技术》副主编。 张兴,男,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致力于微纳米尺度热物性和传热研究,负责纳米尺度热物性测量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和仪器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发表论文400余篇,连续6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现担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传热传质分会主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热物性分会主任;国际传热传质中心执行委员;国际传热大会常务理事会主席和中国首席代表,亚洲热科学与工程联合会执行理事会副主席等。 唐大伟,男,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型功能材料的热物理性质评价及机理;大功率电力电子、电子/光电子器件/系统先进热管理技术、斯特林机相关基础及关键技术;高强度传热新技术及余热利用技术;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及飞行器相关新型传热及热防护技术等方面研究及开发。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SFC-JST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面上项目;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973项目课题、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吕树申,男,现任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热系统设计与控制,传热与流体流动的数值模拟;磁对流、超导磁场作用下的流体流动与传热;防冻蛋白、冰晶与中药提取低温浓缩技术;纳米能源材料与微传热技术。 赵宇航,男,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任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国家级集成电路研发中心)董事长、CEO。 曹毅然,男,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工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任上海众材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任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建筑节能检测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建设协会工程检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绿色建筑标识评审专家、上海市计量协会能源计量专家、上海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专家、上海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等。他长期从事建筑节能检测技术相关科研、咨询、检测、评估工作,负责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10多项,其中5项课题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50多篇;编制国家和行业标准10项;获得国家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3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2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8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项。 汤卫平,男,博士,高级工程师,国家第六批“千人计划”引进回国的专家,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储能领域的研究开发,锂电池开发。 郑竺凌,男,历任公司建筑新技术事业部空调室技术组长、节能技术部主任工程师、节能技术部副经理、节能技术部部门经理等。长期带领团队开展建筑能效提升、数据中心领域相关业务。目前担任中国制冷学会数据中心冷却工作组会员(测试组组长),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商业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 |